粗小麥粉經過定量加粉機和定量加水機,不斷向攪拌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母酵母,攪拌均勻后,送入壓曲設備成型。
攪拌后,水、曲、粉混合均勻,目測無疙瘩、無干粉。將試驗水揉成一團,然后滴下并分散。
目的是利用曲粉均勻吸水,接種微生物,選擇有益菌種進行培養生長,在曲中積累酶和發酵前體,為發酵提供營養。
醬香型大曲生產中,大曲混合(接種)時加入6%左右的母曲。
母曲使用量隨踩曲季節不同而不同(夏季使用量為小麥粉的4 ~ 5%;冬季5~8%)。
母曲量過多,曲坯溫度過高,曲塊變色變黑。
或者使用太少,升溫慢,會影響大曲培養和糖化發酵。
加入的水量與曲坯密切相關。如果含水量過高,曲坯在壓曲時容易壓得過緊。在室內培養過程中,發酵后容易粘結,不易成型。
曲坯表皮易滋生微生物,晾衣快而厚,毛霉生長旺盛,升溫快而猛,溫度不易散失,水分不揮發。
不利于微生物向歌曲中心繁殖,歌曲成熟緩慢,操作難度大。
如果室溫和濕度調節不好,或者下雨天,容易造成曲坯營養酸敗。
室溫過高也會影響微生物的繁殖和大曲的質量。
如果水分含量太小,曲料吸水慢,曲坯容易散開,所以不會立起來。
微生物生長繁殖所必需的水分缺乏,影響霉菌、酵母菌、細菌的生長繁殖,使曲坯發酵不透,曲質量差。此外,曲坯略干,邊角料在翻面和運輸過程中容易丟失,造成浪費。